【原文】

凭阑人·江夜

张可久

江水澄澄江月明,江上何人玉筝?隔江和泪听,满江长叹声。

《凭阑人·江夜》原文翻译赏析-张可久-元曲三百首

【注释】

①(chōu):弹拨(弦乐器)。

【译文】

江水清澈澄净江月空明,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?隔着江和泪倾听,满江上一片长叹声。

【鉴赏1】

这是一个幽静的夜晚,清清的江水似乎凝固了,让人察觉不到它在流淌,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水中,显得分外明亮。这时,从江对岸传来阵阵筝声,声声哀怨,使得江这边的人们边听边流泪,一时间满江都是长叹之声。

这首小令让我们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,两者的情节、意境有许多相似之处:同为江清月明的夜晚,同是凄清哀怨的乐声,同有听者不由自主地共鸣……然而两者在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上又有很大差异。《琵琶行》是长诗,作者以大量的笔墨刻画了弹者琵琶女动人的乐声和悲惨的身世,同时也交代了听者泪湿青衫的原因。而这首小令中,作者没有对弹者进行正面刻画,只闻其乐声,未见其人,作者只是通过听者“和泪”和“长叹”的反应,反衬出弹者技艺的高超和乐声的哀婉,至于弹者何人,乐声为何如此哀怨,这江清月明的夜晚又勾起了他怎样的伤心事,作者并没有交代。而那些听者又是些什么人,这乐声又为何引得他们“和泪”、“长叹”,作者也没有交代,从而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,人们可以凭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去自由地补充。因此,这首小令同《琵琶行》一样也深得人们的喜爱。明朝朱权在《太和正音谱》中介绍知音善歌者蒋康之的事迹时曾说:“蒋康之,金陵人也。其音属宫,如玉磬之击明堂,温润可爱。癸未,度南康,夜泊彭蠡之南。其夜将半,江风吞波,山月衔岫;四无人语,水声淙淙。康之和弦而歌‘江水澄澄江月明’之词,湖上之民,莫不拥衾而听,推窗出户是听者,杂合于岸。少焉,满江如有长叹之声。”这足以说明此曲感人的艺术魅力以及在当时产生的影响。

【鉴赏2】

无名氏辑《梨园乐府》、明朱权《太和正音谱》以及元张可久《张小山小令》、《小山乐府》收录。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抒情小令,《太和正音谱》曾载善歌者歌此曲,“湖上之民,莫不拥衾而听”的盛况。结唱两句,写凄凉呜咽的乐音在江月高悬的夜晚形成的强烈共鸣:大江的彼岸,漂泊异乡的游子和泪聆听,浩浩江面上荡起了沉重的叹息——这叹息自宜理解为主人公悲凉心声移之于江水的共鸣效应,这首小令兼具诗词深微婉约与令曲言浅意晓的特色,末两句去声韵的采用,更给全曲蒙上浓郁的感伤色彩。

文章标题:《凭阑人·江夜》原文翻译赏析-张可久-元曲三百首

链接地址:http://libai.weihai.net/tsy/2849.html

上一篇:《凭阑人·暮春即事》原文翻译赏析-张可久-元曲三百首

下一篇:《落梅风·春晓》原文翻译赏析-张可久-元曲三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