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原文】
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
【诗人名片】
辛弃疾(1140~1207),南宋词人,字幼安,号稼轩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他出生于北方沦陷区,年轻时曾参加抗金义军。南渡之后,曾任湖北、江西、湖南安抚使等职,后来被排挤落职,但仍怀有恢复中原、以身报国的志向。在晚年时曾一度被起用,但没过多久就病亡了。在他的词作中,爱国主义是主要题材。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、沉雄豪迈、笔力浑厚,且善于化用前人典故,常发议论,在作词技巧方面对后世贡献很大,与苏轼并称为“苏辛”。现有《稼轩词》存世。
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
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译文1】
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,喜欢登高远望。喜欢登高远望,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
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想说却说不出。想说却说不出,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!
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译文2】
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,喜欢登高远望。喜欢登高远望,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。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,想说却说不出。想说却说不出,只好说道好个清凉的秋天呀!
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评点】
这首词是词人闲居带湖时的作品,通篇言愁,通过“少年”时与“而今”的对比,表现了词人受压抑、遭排挤、报国无路的痛苦。
上片写少年登高望远,气壮如山,不识愁为何物。首句“少年不识愁滋味”是上片的中心句。那时正值青春年少,激情万丈但却心地单纯,对于人们口中所说的“愁”,没有切身的体会,因而无法理解,总是登高远望。词人连用两个“爱上层楼”,有力地带动下文的叙述。前一个“爱上层楼”补充说明首句,因为不知道何为“愁”,所以总爱登高望远;后一个“爱上层楼”又与下句构成因果关系,因为总是登高望远,所以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。正是这一重复,将上片四句串接起来,短短四句即说明了同一个完整的意思。
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,“识尽愁滋味”。“而今”二字,转折有力,不仅显示时间跨度,也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经历。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,就进入“识尽愁滋味”的阶段。所谓“识尽”,一是愁多,二是愁深。这些多而且深的愁,有的不能说,有的不便说,而且“识尽”却说不尽,说之亦复何益?只能“却道天凉好个秋”了。其实“却道”也是一种“强说”,故意说得轻松洒脱,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。
全词构思新巧,词人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,将昔日不知“愁”滋味与现在尝尽“愁”滋味相比较,突出了一个“愁”字,以此作为全词的线索,感情真挚而又平易浅近。浓愁淡写,重语轻说。寓激情于婉约之中,语浅意深,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情韵。
【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鉴赏】
此词作于词人遭弹劾免职、在带湖闲居之时,当时词人为了排遣心中的愁思,便在博山道中壁上题下了这首词。
词的第一句是上片的核心所在,忆起少年时代思想单纯,缺少对“愁”的真切感受,不知什么是“愁”,于是为效仿前代作家抒发“愁”,就“爱上层楼”,寻找愁绪。然后重复“爱上层楼”一句,领起下文,写为了抒发“愁”而无愁觅愁、勉强说愁,完整而真实地写出了少年时代“不知愁”的状貌。
词的下片与上片紧密对应,写随着年龄的增长,词人对“愁”有了切身感受,但是欲言又止。词人终生都在为恢复中原而努力,力主抗战,却屡遭投降派的排挤,心中充满壮志难酬的苦闷。一个“尽”字将词人复杂的感受表达了出来,是全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一个转折。尾句“天凉好个秋”,看上去轻松洒脱,实际上却饱含深沉含蓄的愁思。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,词人虽有满腔忧国伤时的愁思,却不便直接抒发,不是“欲说还休”,就是只能转而说天气,将内心深沉的“愁”委婉地表达出来。
全词突出渲染了一个“愁”字,并以此为线索层层铺展,感情真挚而委婉,词情曲折动人,言浅而意深,将词人大半生的经历感受高度概括出来,耐人玩味,堪称“愁”绝!
文章标题: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辛弃疾-宋词三百首
链接地址:http://libai.weihai.net/tsy/25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