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涂·孤雁原文】

孤雁

崔涂

几行归塞尽,念尔独何之?

暮雨相呼失,寒塘欲下迟。

渚云低暗度,关月冷相随。

未必逢矰缴,孤飞自可疑。

【诗人名片】

崔涂

字号:字礼山

籍贯:睦州桐庐(今属浙江)

作品风格:凄怅苍凉

诗人小传:

崔涂(854年~?),字礼山,大约为今天浙江省富江一带的人,晚唐诗人。他是唐僖宗光启四年(888年)进士,宦途坎坷,终生飘泊,曾长期羁旅巴、蜀、秦、陇间,因此其诗歌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,哀伤怨怼,情调苍凉,写景状怀,往往动人肺腑。《全唐诗》存其诗一卷。

《孤雁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崔涂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【崔涂·孤雁注释】

之:往。

矰缴:矰即系绳的短箭,缴是系箭的长索,两者并称,即指系绳射鸟之箭。

【崔涂·孤雁译文1】

多少鸿雁都已结成行伍返回了塞外,我牵挂着你,为何独自一个飞行呢?黄昏落雨之中,你呼唤着同伴,却已失群,经过寒冷的池塘,你想要落下,却又迟疑。洲边低沉的云雾啊,你悄悄飞过,关上冷清的月色啊,只有它相伴着你。你未必是因为遭逢猎人射箭而受了伤,但想来独自飞行,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吧。

【崔涂·孤雁译文2】

一行行大雁都飞回到塞上,你这只孤雁将要飞向何方?

暮雨中你悲呼着失散伙伴,想落下寒塘却又犹豫彷徨。

悄悄掠过小洲上空的低云,伴随你只有边关上的月光。

未必就会遭到弓箭的射击,孤身飞行总会是惊恐万状。

【崔涂·孤雁译文3】

几行大雁飞回塞外远去不见,你这失群孤雁将要飞向何方。

暮雨中你悲呼找寻失散伙伴,寒塘你想下落恐又迟疑彷徨。

偷偷地掠过小洲上空的浮云,伴随你奋飞的只有清冷月光。

你未必就会遭到羽箭的射击,但独身孤飞总会是惊恐万状。

《孤雁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崔涂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【崔涂·孤雁赏析1】

此诗乃借孤雁自喻,诗人飘零江湖,无偶无伴,正如前一首诗中所写“渐与骨肉远,转于僮仆亲”,因此见孤雁而伤自身,乃作是诗。

创作此诗的季节,应当是在春季,因为只有春季,大雁才会北飞,归于塞外,因此开篇即言“几行归塞尽”。鸿雁结队飞行,故云“几行”,诗人所见的其他大雁都已飞出塞外,故云“尽”,独余一匹孤雁,孑然一身,翩翩独飞,因此诗人询问“尔独何之”?你孤单一身,要飞到哪里去呢?前加一“念”字,表现出诗人对孤雁的关注之深,正因自觉遭际与孤雁相似,于是才产生出这种情感来。

中两联皆写孤雁独飞之状,先言与友伴在“暮雨”中相失,虽百般呼唤,却得不到回应,再写孤雁飞行艰难,经过寒塘,似欲落下歇脚,但又犹疑不决。孤雁在低沉的云中穿梭,身侧唯冷月相伴,其中附着的几个意象,如“暮雨”、“寒塘”、“云低”、“月冷”,都构造出凄冷、孤清的氛围来。王国维曾云:“一切景语皆情语,一切情语皆景语。”其实不如改成:“一切景语皆应为情语,一切情语皆应为景语。”因为只有杰出的诗人作杰出的诗歌,才能真正寄情于景,并因景生情,景语皆可作情语来解,情语也皆可借景语而发,崔涂此两联,便是最好的例证。

关于尾联,或解“疑”为疑惧,言孤雁虽未必遭猎人捕杀,前途仍亦堪忧,私以为不妥。因为孤飞并非会遭猎人捕杀的前提,与此相反,因遭猎人捕杀而导致受伤或受惊而失群孤飞,倒是存在着合理的逻辑。所以“疑”字还当解为“怀疑”,诗人说此雁所以孤飞,或许不是因为遭到猎人捕杀,而是存在别的缘由。更进一层来解,则“未必”意为未必是,同时也可表未必不是,也即云此雁孤飞,本有种种原因,遭猎人捕杀只是缘由之一。

诗人既然以孤雁自喻,则“未必逢矰缴”便别有含义,当是指遭人暗中陷害。诗人说自己如同孤雁一般离群失偶,孑然一身,飘零江湖,缘由正多,既是遭了人暗算,也有别的因素相制约,不必备悉言之。此处不言则比言出更显沉痛,有言之不尽意,是诗人对自己坎坷遭际已不忍言表矣。以此为结,则飘零之悲便更显沉痛,余味隽永,使人垂泣。

【崔涂·孤雁赏析2】

本诗和李商隐的咏诗相似,都是咏物中有所寄托。此诗即是借描写失群孤雁的凄寂、彷徨的苦况来寄托自己漂泊流离的孤独感情与忧危心理。首联写失群,二联写失群后的哀鸣和胆怯,三联写孤雁飘零的凄苦,末联写孤雁的疑惧心理。对孤雁的形象刻画细致入微,用词准确传神,意境凄苦感人。全诗紧紧围绕一个“孤”字,无一处是闲笔,堪称五律中上乘之作。

【崔涂·孤雁赏析3】

这首诗全篇都是写孤雁,“诗眼”就是一个“孤”字。一个“孤”字将全诗的神韵、意境凝聚在一起,自由和谐,浑然天成。

为了突出孤雁的孤,首先要写出“离群”这个背景。所以诗人一开头就说:“几行归塞尽,念尔独何之?”诗人一生四处漂泊,多天涯羁旅之思。此刻,远望天空:只见天穹之下,几行鸿雁,展翅飞翔,往北方而去。慢慢地,群雁消失在天边,只剩下一只孤单的鸿雁,在低空盘旋。从“归塞”二字,可以看出雁群是在向北飞行,而且又是在春天;因为只有在春分之后,鸿雁才飞回塞外。这两句中,特别应该注意一个“行”字,一个“独”字。有了“行”与“独”作对比,一动一静,孤雁就突现出来了。“念尔”句写得很妙,一个“孤”字映照通体,统摄全局。“独何之”,则可看出诗人这时正羁留他乡,借孤雁以写离愁。

颔联“暮雨相呼失,寒塘欲下迟”,是全篇的警策。第三句是说孤雁失群的原因,第四句是说失群之后惊慌的表现,既写出当时的天气变化,又刻画出孤雁的神情状态。暮雨淅沥,一只孤雁在空中浅声低鸣,呼寻同伴。那声音是够惨烈的了。它经不住风雨的侵袭,前进无力,想下来栖息,却又形单影只,犹豫盘旋。那种欲下未下的矛盾举动,迟疑畏惧的心情,写得细腻入微。可以看出,诗人是把自己孤凄的情感熔铸在孤雁身上了,从而构成一个统一的艺术整体,读来真实动人。

颈联“渚云低暗度,关月冷相随”,是承颔联而来,写孤雁只影无依,凄凉寂寞。“渚云低”是说乌云逼近洲渚,对孤雁来说,便构成了一个恐怖的氛围,孤雁就在那样惨澹的昏暗中飞行。这是多么令人担忧呵!“关月”,指关塞上的月亮,这一句写想象中孤雁的行程,虽非目力所及,然而“望尽似犹见”,倾注了对孤雁自始至终的关心。这两句中特别要注意一个“低”字,一个“冷”字。月冷云低,衬托着形单影只,突出了行程的艰险,心境的凄凉;而这都是紧紧地扣着一个“孤”字,才感到云低的可怕,才显得孤单凄凉。

最后两句,写了诗人美好的期盼和矛盾的心情。“未必逢矰缴,孤飞自可疑”,是说孤雁未必会遭暗箭,但孤飞总使人提心吊胆。从语气上看,像是安慰之词——安慰孤雁,也安慰自己;然而实际上却是更加担心了。诗直到最后一句“孤飞自可疑”,才正面拈出“孤”字,“诗眼”至此显豁开朗。诗人飘泊异乡,世路艰难,诗人以孤雁自喻,表现了孤凄忧虑的羁旅情怀。

【崔涂·孤雁赏析4】

这首题为《孤雁》的诗,全篇都是写孤雁,诗人通过对孤雁失群后情态的描写,寄予了自身深切的悲凉之感。“孤”字是全诗的“诗眼”,正是这个“孤”字将全诗的主题和意境凝聚在一起,浑然天成。

首联点出孤雁的失群,写出“离群”这个背景,为孤雁的出场渲染出悲凉的气氛。“几行归塞尽,念尔独何之?”诗人一生浪迹天涯,心中多有漂泊羁旅之感。此时他站在这驿楼之上,独自远眺:苍穹之下,几行大雁,飞回塞外,渐渐的,远去不见,只剩下一只孤雁,独自徘徊。从“归塞”二字,点出雁群的目的地是北方。同时暗示出此时为春天,因为鸿雁是在春分以后才向塞外飞去。此二句中“行”、“独”两字,造成强烈的对比,突出了孤雁。而“独何之”三字,一语双关,既蕴含着诗人对孤雁的同情,又借孤雁写出自己羁留客地的哀愁。

颔联写出孤雁失群后的哀鸣和胆怯。“暮雨相呼失”一句写雁声,孤雁在暮雨中悲哀地呼叫四处找寻失散伙伴,增添了全诗的悲痛情绪;“寒塘欲下迟。”写孤雁的情态,它想落下寒塘却又害怕,迟疑又彷徨。

颈联写孤雁的独自漂泊之苦。前句点出孤雁失群的原因,后句写孤雁失群后的表现。此二句既描绘出孤雁所处的自然环境,又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孤雁仓皇的状态。

尾联写的是诗人对孤雁的安慰语以及自己内心的矛盾之情。“未必逢矰缴,孤飞自可疑”,意思是说孤雁未必就会遭到羽箭的射击,但独身孤飞总会是惊恐万状。从语气上看,好似安慰之词——既是安慰孤雁,又是自我安慰。但实际上,孤飞的恐惧,比遭到羽箭的射击更让人惊魂。两句的意思是:你未必就会遭到羽箭的射击,但独身孤飞总会是惊恐万状。全诗直到最后一句才正面点出“孤”字,“诗眼”到此显豁通明。诗人此时远离故乡,世路峻险,于是在本诗中以孤雁比喻自己,抒发了内心孤苦寂寞的羁旅之情。

《孤雁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崔涂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【J后人点评】

明人李梦阳:起句即悲。通篇情景相称,优柔不迫,佳作也。(《唐诗选脉会通评林》卷三十五)

【扩展阅读】

孤雁

唐·杜甫

孤雁不饮啄,飞鸣声念群。谁怜一片影,相失万重云?望尽似犹见,哀多如更闻。野鸦无意绪,鸣噪自纷纷。

杜甫此诗亦咏孤雁,亦发飘零之恨,抒离恨之情,但创作手法又与崔涂的同名诗不同。就诗中看来,杜甫纯以第三者的眼光来看孤雁,而崔涂与孤雁则因一“念”字而结合得更为紧密。但就格局而言,杜诗较大而崔诗较小,结末“野鸦”云云,更见杜甫虽在自伤之怜之际,亦不忘自诩高洁,比崔涂徒然悲凄格调也高。盛唐气象与晚唐风味,就此可见不同。

文章标题:《孤雁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崔涂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链接地址:http://libai.weihai.net/tsy/2159.html

上一篇:《除夜有怀/巴山道中除夜书怀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崔涂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下一篇:《春宫怨·早被婵娟误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杜荀鹤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