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原文】

送梓州李使君

王维

万壑树参天,千山响杜鹃。

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

汉女输橦布,巴人讼芋田。

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。

【诗人名片】

王维(701-761)

字号:字摩诘

籍贯: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

作品风格:清淡自然,辞秀调雅

诗人小传:

王维(701年~761年),字摩诘,祖籍太原,父辈迁居蒲州(今山西省永济县),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。他于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旋任大乐丞,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,后归长安。安史乱之前,王维累官至给事中,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,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,不能决然离去,于是随俗浮沉,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。

王维诗画俱佳,也通音律。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,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,各类主题皆有佳作,苏轼赞为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。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,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,上继陶渊明谢灵运,下开一代风气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此外,他本人笃信佛教,诗中也多有反映,后人称其为“诗佛”。

《送梓州李使君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注释】

梓州李使君: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,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尊称,李使君其人不详。

一夜雨:别本作“一半雨”。

树杪(miǎo):即树梢。

输:缴纳、贡奉。

橦布:橦即木棉,木绵布为梓州特产。左思《蜀都赋》有“布有橦华”句,所指即此物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“剑南道梓州,开元贡绫绵丝布,赋布绢。”

巴人:巴地即今天重庆市一带,此处“巴人”与前“汉女”相对,当指居于巴地的少数民族。

芋田:蜀中产芋,当时为主粮之一。

文翁:即文党,字仲翁,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,政尚宽宏,见蜀地僻陋,乃建造学宫,诱育人才,使巴蜀日渐开化。

翻:翻新。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译文1】

千山万壑啊都耸立着参天巨树,有杜鹃鸟在高声鸣唱。蜀山中倘若落下一夜的雨,翌日树梢滴下的水就能汇聚成百道泉源。汉女们忙着纺织橦布来贡献啊,巴人们为了芋田而争斗诉讼。当年有文党教化百姓,翻新蜀中的风俗,如今可不能只倚靠先贤的遗泽,自己不思进取啊。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译文2】

万个山谷大树参天,千座深山杜鹃啼啭。

山中下了一夜春雨,树丛梢头流淌百泉。

汉女辛劳织布纳税,巴人地少诉讼争田。

望你发展文翁政绩,奋发有为超越先贤。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译文3】

万壑古树高耸云天,千山深处杜鹃啼啭。

山中雨一夜未停,树丛梢头流淌百泉。

汉女辛劳织布纳税,巴人地少诉讼争田。

望你发展文翁政绩,奋发有为不负先贤。

《送梓州李使君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赏析1】

这首赠别诗格式新颖,内涵颇深。诗的重点在于尾联——“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”,所谓“先贤”即指“文翁”,是寄希望于李刺史治理好蜀地,文党珠玉在前,自己也不能只承其遗泽,而要切实做出点政绩来。但诗的前六句却不言送别时间、地点,相关情况,却遥想蜀中景致、情状,这是同类型的诗中所很少采用的笔法。

那么在诗人的想象中,蜀中是一种怎样的情状呢?首联壮阔不凡,虽为虚写,却抓住了蜀地的特征。“万壑树参天”,是指蜀中多山,除成都平原外,到处千山万壑,而且森林原始、茂密。“千山响杜鹃”,杜鹃鸟又称“杜宇”,本古蜀王之名,传说杜宇死后化而为杜鹃;不仅如此,杜鹃亦名“布谷”,因其叫声恍如“布谷”即播种而得名,也有暗指蜀中富庶,农业发达之意。颔联直承首联,“山中”即呼应“万壑”,“树杪”又呼应“树参天”。一夜落雨,则翌日积水渗下,便汇聚成泉,泉更“百重”,的是奇景,虽出于想象,距离真实也并不遥远。这前四句气势颇大,想象也奇,故王士禛在《带经堂诗话》中赞道:“兴来神来,天然入妙,不可凑泊。”

前写蜀中山水、地理景观,颈联即写其人文。“汉女”、“巴人”本是互文,并指蜀中的汉民与少数民族,他们勤劳质朴,有橦布特产产出,同时又民风剽悍,为了芋田而时有争斗、诉讼。因为李刺史的本职,不外乎征收赋税和判定诉讼,故此联既总括人文,又承尾联,含有勉励之意。赋税之能否按时征收,民间争斗和诉讼能否减少,在古人看来,治理地方,首重在教化,使民知礼,自然专心耕织而不起争端,所以便可直接“翻教授”语。先贤既已做了榜样,后人正当承其遗教,而不能仅仅受其遗泽,不思进取呀。

诗为赠别,却不言哀伤惆怅,不抒离恨别愁,反言地理民生,并勉励远行之友人,心系国家,此种况味,在王维诗中并不常见,在唐诗中也是难能可贵的。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赏析2】

这首诗是作者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。它和一般送别诗写眼前实景,抒发离情的写法不同,而是着眼于描写李使君赴任之地梓州的风物人事,劝勉他赴任后有所作为。诗人选取最能表现蜀地特色的景物,以夸张的手法加以描写,气象广阔壮观。在景物描写中透露着诗人欣羡之情,也寄寓着诗人送别之意。全诗毫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,情调昂扬开朗,鼓舞人心。

【王维·送梓州李使君赏析3】

本诗的主题是赠别。一般的赠别诗都是借景抒情,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抒发离别之情。但这首诗中,诗人却将送别之情含于劝勉之中,鼓励李使君入蜀后效法先贤有所作为。全诗毫无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,情调昂扬开朗。此外,诗人开篇便用想象的手法,写了李使君将要任职的梓州的雄奇秀美风光,令人浮想联翩。梓州,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。

前四句主要描写了梓州山川树林的胜景。首联用了互文的手法,统写景色,颇有气势,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。这也被后来的诗评家称为律诗工于开头的典型。颔联承接前首联,从细节处去写,将一幅奇妙的景色画展现在读者面前:下过一夜雨后,山泉涌出,远远看去,好像挂在树上一样。山的高险和山泉的奇美赫然展现在读者眼前。第三句对应首联中的“山”字,第四句对应首联中的“树”字,构思巧妙。无论从画面、气势,还是意境、语言、结构,这四句都写得很奇妙。

写完当地的自然景物后,诗人开始写那里的民风,劝勉李使君要为百姓谋福利。颈联中的“汉女”、“巴人”、“橦布”、“芋田”都极具蜀地特点,代表了那里的风俗:梓州的妇女要按时向官府交纳用橦木花织成的布匹;梓州的农民会因芋田发生纠纷。尾联,诗人借用了汉蜀郡太守文翁的故事,劝勉李使君要学习文翁,有所建树。文翁是汉景帝时的蜀郡太守,他在政治上比较开明,在蜀地兴建学校,培养人才,使蜀地慢慢发展起来,不再落后。

本诗堪称唐诗中送别的佳作,全诗意境高远,体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。

《送梓州李使君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文章标题:《送梓州李使君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链接地址:http://libai.weihai.net/tsy/2114.html

上一篇:《过香积寺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
下一篇:《汉江临眺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