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·西施咏原文】

西施咏

王维

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

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

贱日岂殊众,贵来方悟稀。

邀人傅脂粉,不自著罗衣。

君宠益娇态,君怜无是非。

当时浣纱伴,莫得同车归。

持谢邻家子,效颦安可希?

【诗人名片】

王维(701-761)

字号:字摩诘

籍贯: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)

作品风格:清淡自然,辞秀调雅

诗人小传:

王维(701年~761年),字摩诘,祖籍太原,父辈迁居蒲州(今山西省永济县),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。他于开元九年(721年)中进士,旋任大乐丞,因故谪为济州司仓参军,后归长安。安史乱之前,王维累官至给事中,他一方面对当时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忧,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,不能决然离去,于是随俗浮沉,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。

王维诗画俱佳,也通音律。他在诗歌上的成就很高,无论边塞诗还是山水诗,各类主题皆有佳作,苏轼赞为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,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”。王维中后期诗作多描摹田园景物,再加上诗中浓厚的隐逸思想,上继陶渊明谢灵运,下开一代风气,与孟浩然并称“王孟”。此外,他本人笃信佛教,诗中也多有反映,后人称其为“诗佛”。

《西施咏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

【王维·西施咏注释】

宁久微:宁是否定,微指卑贱,意为:哪儿会长久卑贱呢?

殊众:与众不同。

怜:指爱。

无是非:指因怜爱而不计较是非,觉各方面均很可爱。

持谢:奉告。

效颦:语出《庄子》,说:“西施病心而颦(皱眉)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效其颦,富人见之,闭门而不出,贫人见之,挈妻子而去之,彼知美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。”后来演化成“东施效颦”的成语。

安可希:怎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?

【王维·西施咏译文1】

西施的美色天下人都仰慕,她又怎会长久卑贱呢?白天还是越地溪水畔的浣纱女,晚上就进入吴宫变成了吴王的妃子。卑贱之时,她与众人又有什么不同呢?然而一旦富贵,大家才明白她的美艳是多么稀罕啊。她招人前来帮忙涂脂抹粉,自己都不用亲自穿衣服。吴王越是宠爱她,她的仪态越是惹人怜惜,吴王因此而觉得她所有方面莫不可爱。当时一起浣纱的女伴,没有人能够与她同车回乡。奉劝那邻居的女孩啊,光是模仿西施皱眉头,又怎可能得到他人的赏识呢?

【王维·西施咏译文2】

美艳姿色天下人珍重,西施怎么会长久低微?

早晨还是越溪的民女,晚上已成吴宫的贵妃。

贫贱时不比别人特殊,显贵后才感觉到珍贵。

呼唤侍儿来涂脂抹粉,用不着自己打扮穿衣。

吴王宠爱更娇态迷人,爱怜过度竟不明是非。

过去一起浣纱的同伴,再不能与她同车而归。

奉劝西施邻家的女子,学皱眉怎能得到赞美?

【王维·西施咏译文3】

美丽容貌天下人珍重,西施女哪能长久低微?

早晨还是越溪的民女,晚上已成吴宫的贵妃。

贫贱时不比别人特殊,显要后才感觉到稀奇。

招呼女佣人替她搽粉,用不着自己打扮穿衣。

吴王宠爱更娇态迷人,爱怜过度竟不明是非。

过去一起浣纱的同伴,不能够一同乘车回归。

奉劝西施邻家的女子,怎能够效法西施之美?

《西施咏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

【王维·西施咏赏析1】

这是一首咏史诗,借史事以抒发自己某种情怀。历来都解此诗意为讽喻,嘲讽那些倖进小人,一朝得势便骄奢淫逸,“邀人傅脂粉,不自著罗衣”,还蛊惑君王,使得“君怜无是非”。然而将西施比倖进小人,实在难以自圆其说,开篇就说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”——哪有遭人痛恨的倖进小人是天赋奇才,并且命中注定不会屈居下僚的呢?结句再用“东施效颦”的典故,说这些人的天赋是学不来的,遭际是无法复制的,分明对以西施类比的那些人抱有欣赏甚至是羡慕的态度,又何来讽喻一说?

其实诗的本意,不过自比西施,为自己一时的不遇开脱、自解而已。王维认为自己才能超卓,便如同西施盛富美色一般,锥处囊中,终能脱颖而出,是不会长久沉沦下僚的,一旦得志,自能一飞冲天。不遇之时,似乎并不“殊众”,富贵以后,人们才会真正了解我的才能。“邀人傅脂粉,不自著罗衣”只是状其贵盛而已,“无是非”是说到时候看来处处皆是才能,而并不含有是非不辨的隐意。而既然自己的才能和西施的美色一般都是天赋的,自然他人无法仿效,东施效颦终究无益。

此诗或作于王维青少年时代,尚有万丈雄心,想要一朝贵盛,翱翔天际,好好地做一番事业,诗中充满了自矜之意。从来诗歌不可浅读,亦不可深读,强要赋予某首诗更深厚的用意,结果只能捉襟见肘,难以自圆其说。

【王维·西施咏赏析2】

这是属于咏史的诗歌。从“艳色天下重”到“贵来方悟稀”写西施的艳色未被埋没,慨叹世人往往泥沙俱下,玉石不分,直到“贵来方悟稀”。从“邀人傅脂粉”到“莫得同车归”,写西施得宠后的生活。借西施的故事,抒发了诗人世情无常的感慨。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载集》中说:“写尽炎凉人眼界,不为题缚,乃臻斯旨。”

【王维·西施咏赏析3】

这首诗借咏赞西施,比喻为人。本诗描写古代美女西施,赞颂西施的美艳绝伦不可仿效。西施,又称西子,名为夷光,战国时越国人,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。当时越国臣服于吴国,越王勾践身卧柴薪、口尝苦胆,谋求复国。在国家危难之时,西施将身许国,由越王勾践敬献给吴王夫差,成了吴王最宠幸的妃子。吴王因为迷恋西施美色,无心朝政,最终成了孤家寡人。吴国最终被越国所灭。相传吴国灭亡后,西施和范蠡一起泛舟五湖,不知去向。西施和杨贵妃王昭君、貂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,其中西施居于首位,成为美丽的化身及代名词。

在本诗中,诗人借西施由浣纱女到吴宫妃,由低微卑贱到无比尊贵这种偶然的命运变更,来讽喻有才能之士只能凭借偶然机遇获得君王看重的社会现实,抨击了不重才学重机遇的不平世态。恰如陈子昂曾经在《隗君》诗里所写的“逢时独为贵,历代非无才”,诗人也在本诗中深深感慨“伴明君,做贤臣”这种际遇的难得。“贱日岂殊众,贵来方悟稀”两句诗,对那些趋炎附势、平步青云的权贵进行了严厉的讽刺,表达了诗人宦途失意、壮志难酬的愤慨。

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”四句,写西施有倾国倾城的美貌,不可能长时间处于低微地位。接下来,“贱日岂殊众,贵来方悟稀”六句,写西施一旦获得君王的恩宠,身价便一下子高出百倍。“当时浣纱伴,莫得同车归。持谢邻家子,效颦安可希”四句,写容貌太差的人,想效法西施之美简直是自不量力。全诗语句尽管浅显平淡,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。沈德潜在《唐诗别裁集》里写道:“写尽炎凉人眼界,不为题缚,乃臻斯诣。”这句评价颇为中肯。

《西施咏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

【扩展阅读】

西施

唐·苏拯

吴王从骄佚,天产西施出。岂徒伐一人,所希救群物。良由上天意,恶盈戒奢侈。不独破吴国,不独生越水。在周名褒姒,在纣名妲己。变化本多涂,生杀亦如此。君王政不修,立地生西子。

古人经常把亡国归咎于君王惑于美色,从而把污水往无辜的女人身上泼,但西施是例外,因为传说她本就是越国的间谍。所以《全唐诗》以西施为题的作品有十五首,基本上西施都属于正面形象,只有此诗例外,将西施与褒姒、妲己并列,但主要还是讽谏君王,并没有过多责怪西施。

文章标题:《西施咏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

链接地址:http://libai.weihai.net/tsy/2015.html

上一篇:《渭川田家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王维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

下一篇:《秋登万山寄张五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孟浩然-五言古诗-唐诗三百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