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公西候新亭颂 古诗全文
惟十有四载,皇帝以岁之骄阳,秋五不稔,乃慎择明牧,恤南方凋枯。伊四月孟夏,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,祗明命也。惟公代秉天宪,作保南台,洪柯大本,聿生懿德。宜乎哉!横风霜之秀气,郁王霸之奇略。初以铁冠白笔,佐我燕京,威雄振肃,虏不敢视。而后鸣琴二邦,天下取则;起草三省,朝端有声。天子识面,宰衡动听。殷南山之雷,剖赤县之剧,强项不屈,三州所居大化,咸列碑颂。至于是邦也,酌古以训俗,宣风以布和。平心理人,兵镇唯静,画一千里,时无莠言。
退公之暇,清眺原隰。以此郡东堑巨海,西襟长江,咽三吴,扼五岭,輶轩错出,无自时而息焉。出自西郭,苍然古道,道寡列树,行无清阴。至有疾雷破山,狂飙震壑,炎景烁野,秋霖灌途。马逼侧于谷口,人周章于山顶。亭候靡设,逢迎缺如。
自唐有天下,作牧百数,因循龌龊,罔恢永图。及公来思,大革前弊,实相此土,陟降观之。壮其回岗龙盘,沓岭波起,胜势交至,可以有作。方农之隙,廓如是营。遂铲崖坦堙卑,驱石剪棘,削污壤,阶高隅,以门以墉,乃栋乃宇。俭则不陋,丽而不奢,森沉闳,燥湿有庇。若凫之勇,如鹏斯骞。萦流镜转,涵映池底。纳远海之馀清,泻莲峰之积翠。信一方雄胜之郊,五马踟蹰之地也。长史齐公光义,人伦之师表;司马武公幼成,衣冠之髦彦。录事参军吴镇,宣城令崔钦,令德之后,良材间生。纵风教之乐地,出人伦之高格。卓绝映古,清明在躬。佥谋僝功,不日而就。总是役也,伊二公之力欤!过客沉吟以称叹,邦人聚舞以相贺,佥曰:「我赵公之亭也。」群寮献议,请因谣颂以名之,则必与谢公北亭同不朽矣!白以为谢公德不及后世,亭不留要冲,无勿拜之言,鲜登高之赋。方之今日,我则过矣。敢询耆老,而作颂曰:
眈眈高亭,赵公所营。如鳌背突兀于太清,如鹏翼开张而欲行。赵公之宇,千载有睹。必恭必敬,爰游爰处。瞻而思之,罔敢大语。赵公来翔,有礼有章。煌煌锵锵,如文翁之堂。清风洋洋,永世不忘。
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赏析提要
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是唐代李白创作的一篇散文。本文与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约作于同时,俱在天宝十四载(755)。此文描述了建筑新亭的经过及新亭的优美风景,并借此宣扬了赵悦一系列的政绩,与德政碑一类的文章颇为相似。
赵悦:历任监察御史,江陵、安邑二县令,见《金石萃编》卷八七《赵思廉墓志》。天宝中为淮阴太守、宣城太守。李白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惟十有四载,„„伊四月孟夏,自淮阴迁我天水赵公作藩于宛陵。”此“赵公”即赵悦。此文作于天宝十四载(755)。又《赠宣城赵太守悦》诗,当为同年作。又《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》,亦为同年作,“赵宣城”亦即赵悦。
崔钦:天宝十四载(755)至十五载(756)在宣城县令任。其它事迹不详。李白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宣城令崔钦,令德之后,良材间生。”此颂作于天宝十四载。又李白有《江上答崔宣城》、《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》诗,两诗中的“崔宣城”,并指宣城县令崔钦。
齐光乂:原姓“是”。开元二十二年为秘书省正字,上《十九部书语类》,授集贤院修撰,赐姓齐。天宝五载为宣城郡司马,参修《删定礼记月令表》。仕至秘书少监。《元和姓纂》卷六“是氏”误作“是光又”,《全唐文》卷八一三齐光乂小传称“乾符初集贤院学士”当为“乾元初”之误。李白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长史齐公光乂。”此颂作于天宝十四载,证知天宝十四载齐光又在宣州长史任。详见郁贤皓《李白交游杂考(二)》(《唐代文学论丛》第三辑)。
吴镇:天宝十四载(755)在宣城郡(今安徽宣城)录事参军任。李白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录事参军吴镇。”此颂作于天宝十四载。又《宣城吴录事画赞》,“吴录事”即吴镇,作于同年。
武幼成:天宝十四载(755)在宣州(今属安徽)司马任。其它事迹不详。李白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:“司马武公幼成,衣冠之髦彦。”此颂作于天宝十四载。又《夏日陪司马武公与群贤宴姑熟亭序》中的“武公”,即指宣州司马武幼成。此序同年所作。
五岭:山名,《汉书·张耳传》颜师古注引邓德明《南康记》以大庾、骑田、都庞、萌渚、越城为五岭。同《传》注引裴渊《广州记》以大庾、始安、临贺、桂阳、揭阳为五岭。地在湘、赣与桂、粤等省交界处。李白《江西送友人之罗浮》有“桂水分五岭,衡山朝九疑”。《饯李副使藏用移军广陵序》云:“五岭之北”。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扼五岭”。
三吴:古地区名,说法不一。《水经注》以吴郡(今苏州)、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、会稽(今浙江绍兴)为三吴,即今江苏南部、浙江北部一带。《元和郡县志》则以吴郡、吴兴、丹阳(今江苏镇江)为三吴。李白《猛虎行》有“三吴邦伯皆顾盼,四海雄侠两追随”。《永王东巡歌》有“秋毫不犯三吴悦,春日遥看五色光”。《赠升州王使君忠臣》有“六代帝王国,三吴佳丽城”。《送友人寻越中山水》有“八月枚乘笔,三吴张翰杯”。《金陵望汉江》有“六帝沦亡后,三吴不足观”。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云:“咽三吴”。
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作者简介
李白(701~762)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
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天水附近),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,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(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,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)。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)青莲乡。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。
公元742年(天宝元年),因道士吴筠的推荐,被召至长安,供奉翰林。文章风采,名动一时,颇为唐玄宗所赏识。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,在京仅三年,就弃官而去,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。公元756年,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,他感愤时艰,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。不幸,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,失败之后,李白受牵累,流放夜郎(今贵州境内),途中遇赦。晚年漂泊东南一带,依当涂县令李阳冰,不久即病卒。
李白是唐代伟大诗人,也是我国诗歌史上乃至世界诗歌史上少见的天才。他留下的千余首诗歌和六十余篇文章,在文学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辉,1200 多年来震撼着广大人民的心魄。他不愧为人间少有的“谪仙诗人”,无与伦比的“一代诗豪”!
李白的诗,不但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,而且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,他继承、发展了屈原、庄周以来的浪漫主义创作方法,并融会前人的许多艺术手法,把古代诗歌艺术和散文艺术推向新的高峰,形成了他特有的雄奇、奔放、飘逸的风格。
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由李白古诗网收集,为您整理了关于赵公西候新亭颂的古诗原文、翻译(译文)、赏析(鉴赏)、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,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《赵公西候新亭颂》诗词(诗歌)提供必要的帮助!
文章标题:赵公西候新亭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