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城县厅壁记【原文】
风姓之后,国为任城,盖古之秦县也。在《禹贡》则南徐之分,当周成乃东鲁之邦,自伯禽到于顺公,三十二代,遭楚荡灭,因属楚焉。炎汉之后,更为郡县。隋开皇三年,废高平郡,移任城于旧居。邑乃屡迁,井则不改。鲁境七百里,郡有十一县,任城其冲要。东盘琅邪,西控巨野,北走厥国,南驰互乡。青帝太昊之遗墟,白衣尚书之旧里。土俗古远,风流清高,贤良间生,掩映天下。
地博厚,川疏明。汉则名王分茅,魏则天人列土。所以代变豪侈,家传文章。君子以才雄自高,小人则鄙朴难治。况其城池爽垲,邑屋丰润。香阁倚日,凌丹霄而欲飞;石桥横波,惊彩虹而不去。其雄丽有如此焉。故万商往来,四海绵历,实泉货之橐钥,为英髦之咽喉。故资大贤,以主东道,制我美锦,不易其人。今乡二十六,户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一。帝择明德,以贺公宰之。公温恭克修,俨实有立。季野备四时之气,士元非百里之才。拨烦弥闲,剖剧无滞。镝百发克破于杨叶,刀一鼓必合于《桑林》。
宽猛相济,弦韦适中。一之岁肃而教之,二之岁惠而安之,三之岁富而乐之。然后青衿向训,黄发履礼。耒耜就役,农无游手之夫;杼轴和鸣,机罕颦蛾之女。物不知化,陶然自春。权豪锄纵暴之心,黠吏返淳和之性。行者让于道路,任者并于轻重。扶老携幼,尊尊亲亲,千载百年,再复鲁道。非神明博远,孰能契于此乎?白控奇东蒙,窃听舆论,辄记于壁,垂之将来,俾后贤之操刀,知贺公之绝迹者也。
任城县厅壁记【译文】:
风姓伏羲的后人,封国为任城,到了秦朝,实行郡县制,设立了任城县。《禹贡》的记载里,任城属于徐州;到了周成王时,任城隶属鲁国,从鲁国伯禽到鲁顺公,经历三十二代国君,鲁国被楚国灭亡之后,任城也就成了楚国的地盘。汉朝建立之后,任城又恢复为郡县。隋朝开皇三年,废除高平郡(治在巨野),将任城县治迁移到原来的地方。虽然,城邑随历史变化而屡次播迁,但是这里的风土人情并没有改变。鲁国境内方圆七百余里,有十一个县,任城县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。任城县的东面毗邻琅琊郡,西面紧靠巨野泽,向北是古厥国,向南是滕国互乡。这里曾经是太昊伏羲的都城,也是东汉著名的“白衣尚书”郑均的家乡。任城有悠久的人文历史,这里的人纯洁高尚,不慕名利,不同流合污,涌现诸多贤良人才,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的。
任城土地宽广深厚,河流畅通。汉朝时分封过任城王,曹魏时期,则是重要的诸侯国。所以这里历代出现过不少的豪侠巨富,又有读书作文的传统。士子们好以有些文才武略而自高自大,老百姓鄙陋愚钝难以管理。又何况任城的城墙高厚,人民富足,房屋宽大。高高的香阁倚着太阳,就像要在绚丽的天空飞起;长长的石桥横跨水上,比彩虹还要美丽但不会消失。任城的雄美壮丽大概如此。因此,任城有众多客商往来其间,各方货物聚集,实在是一个贸易发达之地,英才辈出重要之乡。(既然那么重要)所以,国家一定会选择非常有道德才能的人来治理。就如同美锦不会交给学裁剪的人来制,地方的长官不会随便选人来当一样。如今任城有二十六个乡,一万三千三百七十一户。皇帝选取德高望重的人,就任命贺公来治理任城。贺公这个人,温和恭逊,几近完美,庄重务实,敢于创新。就像褚季野一样气度恢弘,庞士元(庞统)一样才华横溢。他治理任城,删繁就简,井井有条,政令畅通。如同射箭百步穿杨,百发百中;就如同和着《桑林》之乐鼓刀解牛,富有节奏和美感。
贺公治理任城的措施办法是宽松和严谨相结合,紧张和宽松非常适中适度。经过一年的治理,老百姓很有秩序,也受到教育;经过两年的治理,老百姓得到实惠,安居乐业;经过三年的治理,老百姓富裕了而且过着幸福的生活。之后呢,年轻的学子们都认真求道学习,年龄大的人都能遵守礼制。农夫都辛勤劳作,没有游手好闲的;妇女都辛勤纺织,没有梳妆打扮的。事物虽然不懂的教化,但也都呈现出昂昂生机。权势之人都摒弃了暴虐之心,奸猾之吏都变得淳和诚实。路上的行人相互让路;挑担的人不拈轻怕重,对老人扶助,对小孩爱怜,尊重长者,孝顺父母,再一次恢复了鲁国的优良传统。不是神明博远的人,谁又能做到这样呢?(李白)我在东蒙一带走访,私下听到了人们的议论,于是就写下来记载在县厅壁上,流传下去,让后世的贤者在写历史的时候,能了解贺公卓越的政绩贡献。
任城县厅壁记【创作背景】:
唐开元二十四年(公元736年),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携妻女移家山东任城(今山东济宁市)。从此,李白寄家山东任城,时间长达23年之久(公元736年至759年)。李白对任城情有独钟,在很多诗文中表达了“我家寄东鲁”的深厚感情,任城被称为李白的第二故乡,以致于像《旧唐书》《南部新书》《谚周诗话》等一些历史典籍,竟把他误认为山东任城人。《任城县厅壁记》是李白寓居任城时,应任城县令贺知止(贺知章族弟)之邀而作。李白在文中考究了任城的渊源和历史沿革;介绍了任城的地理方位和风土人情,满怀深情地记述“地博厚,川疏明”之壮美,城中“香阁倚日,凌丹霄而欲飞;石桥横波,惊彩虹而不去”之雄丽,“行者让于道路,任者并于轻重。扶老携幼……”——民风之淳朴。《任城县厅壁记》更具价值的是,一生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的李白,借文阐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政绩观。今天看来,仍有相当的价值。
《任城县厅壁记》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地名
古诗提要:
《任城县厅壁记》此文是为任城县令贺知止所作。
文中详细地叙述了任城县的历史沿革、地理形势、风俗民情及城市建设、商业、交通诸况。文中还对县令贺公的政绩大加夸赞。其中夸饰部分,只能看作是作者自己政治理想的表达,不可全作事实待之。记末云:“白探奇东蒙,窃听舆论,辄记于壁,垂之将来。”当是李白游东鲁时所作。据贺铸《庆湖遗老诗集》自序,贺知止天宝初年仕上虞县丞,秩满,试任城令。贺知止之宰任城当在天宝五、六载前后,此记当作于贺公离任之前。任城,在今山东济宁市,唐属河南道兖州鲁郡。厅壁记,《唐语林》卷八:“朝廷百司诸厅皆有壁记,叙官秩创置及迁授始末,原其作意,盖欲著前政履历,而发将来健羡焉。故为之记体,贵其说事详雅,不为苟饰。”
诗中人物地名:
贺公:①指贺知章,参见该条。②指任城县(今山东济宁)县令贺知止,会稽人,贺知章从祖弟。约天宝六载(747)至八载(749)三年间为任城县令。李白《任城县厅壁记》:“帝择名德,以贺公宰之。”详见钟振振《关于李白〈任城县厅壁记〉之本事与系年》。
任城:县名,唐河南道兖州属县。即今山东济宁市。李白《任城县厅壁记》云:“国为任城”、“移任城于旧居”。另有《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》、《赠任城卢主薄潜》。
《任城县厅壁记》由李白古诗网收集,为您整理了关于任城县厅壁记的古诗原文、翻译(译文)、赏析(鉴赏)、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,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《任城县厅壁记》诗词(诗歌)提供必要的帮助!
文章标题:任城县厅壁记